“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會場活動19日在榕啟動
5月19日至22日
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
主題活動主會場活動
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
5月16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就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介紹相關情況。
在2023年5月21日,即第四個“國際茶日”來臨之際,文化和旅游部繼續舉辦“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擴大活動規模。其間,全國將舉辦各類茶相關非遺宣傳展示活動130余場,全面生動呈現近年來茶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成果和優秀實踐案例。
本次主會場活動包含有茶文化非遺項目展示交流活動、福州茶文化線路考察、“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論壇、“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之兩岸茶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等。主要體現了以下特色及亮點:
01涉及范圍廣泛,充分展示地域特色。
活動邀請“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涉及的15個?。▍^、市)4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從不同角度展示中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02突出文化賦能,聚力形成學術引領。
與會嘉賓、專家將通過實地考察、參加專題論壇等,圍繞茶文化“雙創”、茶文化助力鄉村振興、茶文化交融互鑒等展開深入交流探討。
03發揮區位優勢,兩岸人民聯動共享。
5月21日,主會場活動將進行現場直播并與廈門的兩岸茶文化交流系列活動聯動,通過兩岸烏龍茶制作技藝展示、兩岸茶文化交流成果展示等,進一步培養兩岸青年文化自覺,推動融合發展。
福建的茶文化和茶生產制作工藝,在中國茶業發展乃至世界茶業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其中包含了福建省的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藝等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福建省歷來重視傳統制茶技藝的傳承、保護與發展,重視茶文化的弘揚傳播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01建立四級保護體系
福建省先后公布了傳統制茶技藝相關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9個,并認定了48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同時,在國家和省級非遺保護資金安排上,持續重點支持茶相關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傳承中心等,開展保護傳承和宣傳交流活動。
02增強保護傳承活力
新建技藝傳承基地、傳承展示場所26個,新設9個茶相關非遺工坊,組織非遺傳承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茶文化研學體驗、制茶技藝非遺進校園活動等。
03強化共同保護機制
組織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等6家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簽署聯合倡議書,形成傳統制茶技藝保護傳承與創新運用的“福建范本”。
04支持文旅經濟發展
已培育14家茶主題觀光工廠,指導推動4個茶主題景區成功創建4A景區,將28個茶文旅相關項目列入全省文化旅游重點推進項目,全省50家A級景區已建成“大眾茶館”65處。
05挖掘開發文創產品
策劃最美福建·旅游產品創意設計大賽,舉辦以“福茶、福瓷、福章”為主題的文創作品創作推廣活動,提升茶文化資源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