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戴口罩!福州疾控緊急提醒!

日期:2023-05-19 09:35 來源:福州日報
| | | |

  福州疾控緊急提醒

  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這些措施是關鍵

  戴口罩。在人群聚集場所或接觸病人時,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止飛沫傳播。接觸病人時應戴口罩,并保持距離。病人應該盡量待在家里,避免外出,以免感染其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口罩應該及時更換,避免重復使用;口罩應該正確佩戴,覆蓋口鼻,并且不要觸摸口罩的外部表面。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在接觸公共場所物品之后。洗手可以有效地清除手上的細菌和病毒,減少感染的風險。

  不扎堆。在人群聚集的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會更高。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去人群聚集的場所時應盡量避免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

  遮口鼻。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如果需要用手觸摸這些部位時,要先洗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清潔雙手??人曰虼驀娞鐣r應該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避免飛沫傳播。

  勤通風。室內應該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家庭環境應該保持清潔,經常清洗地面、桌面、門把手等易受污染的部位。床上用品、毛巾等也應該經常更換和清洗。

  福建疾控專家表示戴口罩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風險不僅可保護自身也能防止飛沫噴濺保護身邊的人

  根據2023年4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發布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要求,公眾應通過所處的不同情形或場景進行判斷是否佩戴口罩。

  

  必須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

  1.存在疫情傳播風險的情形,如公眾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期間或出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時。

  2.處于感染風險較高的情形或場景,例如生活、工作或學習的社區、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時,以及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陪診、陪護、探視時。

  3.嚴防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例如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應佩戴口罩,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及托幼機構、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等重點機構的醫護、餐飲、保潔、保安等公共服務人員,在工作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防范將疫情輸入相關重點機構。

  建議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

  1.進入人流量較大或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區域或場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超市、影劇院、客運場站等,一旦相關區域或場所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由于人員密集、通風不暢等原因易發生疫情傳播擴散。

  2.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較大,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

  3.人員來源較廣、流動性較強的大型會議或活動,如果參加人員未開展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健康監測,一旦有疫情輸入易發生聚集性疫情,建議佩戴口罩。

  當前哪些人群需接種疫苗?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接種疫苗?

  最近有不少市民詢問要不要繼續接種新冠疫苗?

  

  2023年4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發布的《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指出,前期,結合疫苗研發進展和特定人群患病風險,針對不同人群制定了差異化的疫苗免疫程序。3-17歲人群需完成2針滅活疫苗或3針智飛重組蛋白疫苗的基礎免疫接種;18歲以上人群要在基礎免疫的基礎上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其中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還需完成第二劑次加強免疫。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現階段是否需要接種疫苗要根據感染情況、既往接種史以及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確定。如果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但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則需要繼續完成后續劑次的疫苗接種。如果在此前疫情中已感染,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礎免疫,則需要在感染3個月后再接種1劑次疫苗。有接種新冠疫苗需要的市民,可前往所在地附近社區醫院進行接種。

  是否曾感染可以通過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檢測結果,是否存在發熱、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癥狀且具有流行病學史(與感染者存在無防護接觸等)進行綜合判定。

  研究結果顯示,基礎免疫后再經歷自然感染的人群和已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通過多次抗原刺激,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保護。對于此類人群,短時間內再次接種疫苗的效果有限,暫不需要繼續接種疫苗。后續將根據病毒變異情況、疫苗研發進展等確定相關人群是否需要繼續接種疫苗。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