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恼聛碓矗盒氯A社 2023.4.28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傳統村落,多次對傳統村落保護作出重要指示。
總書記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p>
具有成百上千年歷史的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樸實的農業景觀、耕讀傳家的祖傳家訓、鄰里守望的鄉風民俗……這些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匯聚在傳統村落里。
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p>
傳統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載起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需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村落保護作出具體指導:
——在鄉村振興中改善村民的生活,形成傳統村落內生發展動力。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時強調:“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p>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全國上下勠力同心,推動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取得積極進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層面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目前已有8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名錄、實施掛牌保護制度,53.9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得到保護,478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發展。我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和價值最豐富、保護最完整、活態傳承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