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促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七條措施

日期:2020-12-18 17:21 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來源:本網 瀏覽量:
| | |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細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好管好用好政務新媒體,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123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措施。

  一、堅持政治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優化政務服務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政務新媒體工作,明確功能定位,規范運營管理,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全面提升全省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著力打造一批優質精品賬號和應用,建設更加權威的信息發布和解讀回應平臺、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動和辦事服務平臺,不斷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二、突出優質高效。大力推進全省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努力建設利企便民的“指尖上的網上政府”??h級以上人民政府及省政府部門原則上都應開設政務新媒體,其他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開設政務新媒體,積極運用政務新媒體推進政務公開、優化政務服務、凝聚社會共識、創新社會治理。一個單位原則上在同類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一個主賬號。要優化用戶體驗,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獲得感,2020年底前建成以“中國福建”和“閩政通”為龍頭,整體協同、優質高效的全省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

  三、加強內容建設。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不斷強化發布、傳播、互動、引導、辦事等功能,促進政務信息廣泛傳播、政務服務便捷可及。要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及結果公開,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要注重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政務新媒體,增強解讀效果,擴大傳播效應。要把政務新媒體作為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和政務輿情回應引導的重要平臺,提高響應速度。要暢通政務新媒體互動渠道,認真及時做好公眾留言審看、發布、處理、反饋等工作,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鼓勵采用微聯動、微直播、隨手拍等形式,引導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鼓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對經濟社會熱點、辦事創業堵點的輿情監測研判,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充分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縣級政務新媒體要與本地融媒體中心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共同做好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務服務等工作。

  四、優化掌上服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與群眾和企業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向政務新媒體延伸,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實用的移動服務,助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改革,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要通過流程優化再造,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著力做好辦事入口的匯聚整合和優化,統籌推進政務新媒體、政府網站、實體政務大廳的線上線下聯通、數據互聯共享,實現數據同源、服務同根、一次認證、一網通辦。政務新媒體提供辦事服務應依托閩政通APP、福建省社會用戶實名認證和授權平臺等已建的公共平臺,兼容入駐閩政通APP,實現“一號通認、一碼通行”,避免重復建設。

  五、嚴格審核把關。要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審查制度,堅持分級分類審核、先審后發,明確審核主體、審核流程,必要時會同宣傳、網信、公安等有關部門共審,嚴把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在不同平臺發布的信息應保持一致性和準確性。要加強論壇、跟帖等互動環節管理,嚴禁通過政務新媒體制作、復制、發布、傳播違反憲法、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損害國家利益、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法規禁止的內容。

  六、強化安全防護。要嚴格執行國家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審查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能力。要加強對賬號密碼、個人信息的安全管理,防止被盜用或被惡意攻擊等安全事件發生,確保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不泄露。要加強對政務新媒體的日常監管,建立值班值守制度,積極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實時監控,發現違法有害信息要第一時間處理,發現重大輿情要及時處置并按程序報告相關部門。各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每季度要百分百檢查所轄政務新媒體運行情況,及時通報、督促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

  七、落實管理責任。省政府辦公廳是全省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負責指導推進全省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具體工作。各級政府辦公廳(室)、省直各部門辦公室或指定的專門部門是本地本部門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主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主管單位要加強對政務新媒體的監管,政務新媒體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應向主管單位備案,禁止任何個人以單位名義開通政務新媒體。在完成全省政務新媒體全面梳理登記的基礎上,2019年8月底前要清理整合關停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無力維護的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履行建設和管理職責,主辦單位發生變化的,應及時注銷或變更賬號信息,并向社會公告。省政府辦公廳會同宣傳、網信等部門對政務新媒體持續開展日常網上監測,每半年開展一次全省政務新媒體檢查抽查,檢查情況納入年度電子政務績效考核。對嚴重表述錯誤、泄露國家秘密、因發布內容不當引發嚴重負面輿情、APP無法下載使用、未提供有效互動、購買“粉絲”、強制要求點贊等情況實行單項否決,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追責。要按照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認真落實宣傳、網信部門的統籌指導和宏觀管理要求,保障全省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7月3日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