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福建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績效考核指標

日期:2021-11-02 09:39 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來源:本網 瀏覽量:
| | | |

一、省直部門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績效考核指標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指標說明

分值

考核方式

單項否決

網站、政務新媒體出現《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單項否決”指標中的任意一種情形,判定為不合格,不再對其他指標進行評分。

不合格網站、政務新媒體應立即整改。

年底綜合考核

網站建設

(55)

政務公開

(16)

政府信息公開

(3)

網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的要求,發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年報,以及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情況。

3

日常監測

信息發布

(9)

網站根據《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要求,發布概況信息、機構職能、負責人信息、文件資料、政務動態、統計數據等情況。

重點檢查內容是否實用、準確、及時、規范,是否存在以新聞動態信息替代實用內容情況,下同。

9

日常監測

網站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以及疫情防控、“六穩六?!钡?/span>要求,設置專題專欄,對本部門、本領域涉及的財政資金、“十四五”規劃、監管執法等重點信息發布相關政策和解讀、公開工作部署進展情況,整合提供相關的政策、服務、知識、互動等資源。

數據開放

(4)

1.各部門通過福建省公共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臺面向公眾和企業開放公共數據資源情況。開放數據質量根據福建省地方標準《公共信息資源開放 數據質量評價規范》考核。

2.利用開放數據實現的典型應用數量及應用效果情況。

4

年底綜合考核

解讀回應

(6)

政策

解讀

(4)

解讀形式

網站及時發布本部門政策文件解讀材料情況。具體要求參見《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省政府門戶網站政策文件解讀發布工作的通知》(閩政辦函〔202120號)。

2

年底綜合考核

解讀比例

網站已發布的以本部門名義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解讀比例情況。參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要求,隨機抽查截至監測前一個月網站已發布的3個以本部門或本部門辦公室名義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不含人事任免、批復類文件)的解讀情況。

1

解讀關聯

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在政策文件頁面提供解讀材料頁面入口,在解讀材料頁面關聯政策文件有關內容情況。

及時轉載對政策文件精神解讀到位的媒體評論文章,做好關聯,形成傳播合力,增強政策的傳播力、影響力。

1

回應關切

(2)

網站針對突發事件、熱點問題,及時發布回應信息,公布客觀事實,并根據事件發展和工作進展發布動態信息,表明政府態度。密切關注涉及疫情防控、房地產金融、工資拖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食品藥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和困難群眾生活等方面的輿情并及時作出回應,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2

 

辦事服務

(16)

服務事項覆蓋度

(6)

事項清單

1.及時向社會公開本部門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以及本部門權責事項取消、下放、承接情況。

2.基于省網上辦事大廳便民服務系統,及時梳理、更新便民服務清單情況。

2

年底綜合考核

服務事項覆蓋情況

1.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覆蓋情況:進駐省網上辦事大廳的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數量與本部門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數量占比情況。

2.便民服務事項覆蓋情況:入駐省網上辦事大廳便民服務事項數量與便民服務清單中的便民服務事項數量占比情況。

4

辦事指南準確度

(4)

隨機抽查辦事指南,檢查服務實用、內容準確、表格樣表提供等情況。對下列情況予以扣分:

1.事項無辦事指南的。

2.提供辦事指南,但重點要素類別(包括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地點、辦理機構、收費標準、辦理時間、聯系電話、辦理流程)缺失的。

注:辦事指南重點要素類別缺失4類及以上的事項數量超過(含)5個;或事項總數不足5個的,每個事項辦事指南重點要素類別均缺失4類及以上,單項否決。

3.辦理材料格式要求不明確的(如未說明原件/復印件、紙質版/電子版、份數等)。

4.辦事指南要求辦事人提供申請表、申請書等表單,但未提供規范表格獲取渠道的或下載鏈接失效的。

5.存在表述含糊不清的情形(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提交的其他材料”等表述)。

6.辦事指南中提到的政策文件僅有名稱、未說明具體內容的。

7.辦事指南信息(如咨詢電話、投訴電話等)存在錯誤,或與實際辦事要求不一致的。

4

日常監測

在線辦理深度

(4)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16108號)和《關于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45號)等要求,入駐省網上辦事大廳的“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事項數量情況。

2

年底綜合考核

協同辦理:

部門辦事服務實現區域通辦、主題集成服務、場景服務等情況。

重點考核“一件事一次辦”實現情況。

2

用戶體驗度

(2)

按照“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從“公眾體驗”的角度,通過查詢精準度、引導便捷度、申報易用度等方面評價辦事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等情況。

2

日常監測

互動交流

(14)

咨詢

投訴

(4)

留言公開

咨詢建言類欄目(網上信訪、紀檢舉報等專門渠道除外)對所有網民留言公開情況。

公開留言具備留言時間、答復時間、答復單位和答復內容等要素情況。

監測時間點前2個月內留言更新情況。

留言受理反饋情況統計數據公開情況。

2

日常監測

辦理答復

咨詢投訴欄目答復信件的及時性情況。

信件答復的內容質量情況(是否存在對本部門職能范圍內的咨詢投訴不答復、推諉和敷衍現象)。

2

在線

訪談

(5)

訪談機制

在線訪談長期預告、下期預告情況。

1

日常監測

內容豐富度

網站自主開展在線訪談的豐富程度情況,以及本級政府及部門負責人接受上級單位網站和新聞媒體訪談、參加新聞發布會內容整理情況(不包括內容鏈接、工作動態)。

2

訪談質量

1.在線訪談的主題設計情況(主題應與政府工作重點相結合)。

網友參與情況是否與網友進行實時互動,互動是否有實質性內容。

答復公眾問題的質量情況。

2.網站落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情況。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履行好“第一解讀人”職責,每年至少1次通過在線訪談等方式解讀重大政策,深入解讀政策背景、重點任務、后續工作考慮等,及時準確傳遞權威信息和政策意圖。

2

調查

征集

(5)

內容豐富度

網站開展意見征集、網上調查的豐富程度情況。

意見征集、網上調查活動的主題設計情況(主題應與政府工作重點相結合)。

定期開展情況,以及內容質量情況等。

監測時間點1年內開展次數少于3次的,本項不得分。

1

日常監測

意見征集結果反饋

征集到的公眾意見公開情況。

意見征集分析、采納公開情況。

2

網上調查結果反饋

網上調查的分析、采納公開情況。

2

功能設計

(3)

開設規范

(1)

政府網站名稱、域名規范性,以及網站管理主體、“我為政府網站找錯”、黨政機關網站標識、政府網站標識碼、ICP備案標識、公安備案標識等信息提供情況。

1

日常監測

網頁設計

(2)

網頁展現布局、轉載分享功能、地址鏈接(外部鏈接)、懸浮框處理、商業廣告處理、對主流瀏覽器兼容等方面設計規范性情況。

2

網站頁面按照省政府辦公廳確定的統一頁面規范改造,實現整體協同。

政務新媒體建設

(15)

開設

整合(5)

賬號開設

(2)

一個單位在同類平臺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一個主賬號情況。

2

日常監測

各單位內設處室已開設政務新媒體關停整合情況。

開設規范

(2)

以單位名義開設政務新媒體情況(不得以單位內設機構或個人名義開設)。

政務新媒體名稱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關聯情況。

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名稱一致情況。

2

備案情況

(1)

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政務新媒體向省政府辦公廳備案情況。

1

內容建設

(10)

更新頻率

(4)

監測時間點前2周內內容更新頻率情況。

4

日常監測

更新形式

(3)

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解讀效果,擴大傳播效應情況。

3

便民服務

(3)

通過政務新媒體提供利企便民服務,推動便民辦事服務事項向政務新媒體延伸,提升一站式在線辦理深度與廣度情況。(在年底報送的工作總結中體現。)

3

協同發展

(15)

信息轉載

(1)

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轉載上級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發布的重要信息和文件情況。

1

日常監測

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

(12)

在線訪談

(4)

各部門省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活動安排的保障情況。

4

日常監測

調查征集

(2)

各部門圍繞決策部署、工作重點、社會關注焦點,主動通過省政府門戶網站開展意見征集、網上調查活動情況。

重點考核結果反饋情況。

2

日常監測

互動交流知識庫

(2)

各部門按照部門業務主題梳理、歸納、統計和匯編各類常見問題、熱點問題、電子文件資料等,形成部門知識庫,保障省政府門戶網站智能問答知識庫”內容情況。

重點考核本年度更新的數據質量。

2

日常監測

政務公開、辦事服務及外文版

(4)

各部門網站對省政府門戶網站主站整合的該部門網站文件、解讀等政務公開及辦事服務的內容保障情況。

重點考核各部門保障的服務項目數量、欄目完整性、內容規范性以及信息持續更新等情況。

4

日常監測

各部門網站對省政府門戶網站外文版內容保障情況。

重點考核各部門保障的服務項目數量、準確翻譯、及時更新等情況。

“中國福建”內容保障

(2)

部門對“中國福建”微信公眾號內容保障情況。根據部門報送信息采用數量、刊發后的閱讀量等情況計分。

2

日常監測

監督管理

(15)

監督檢查

(10)

上級監督檢查

(5)

本部門及所屬單位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被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通報情況。以省政府辦公廳匯總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通報、信息內容提醒為準。

5

年底綜合考核

第三方監督檢查

(2)

網站安排專人負責“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在2個工作日內對轉辦的投訴問題進行處理、整改和回復等情況。

2

日常監測

2個工作日內對“省政府門戶網站監督評議信息管理系統”發的意見與建議處理情況。

本級自查

(3)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的標準和要求,每季度開展本部門(含屬單位)政府網站自查,在每季度第三個月通過部門網站通知公告類欄目或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專題公開自查情況(運維情況)。

3

日常監測

政務新媒體突出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回頭看”

1.是否存在漏報瞞報現象。

2.問題賬號整改落實情況。

注:參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要求,本部門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被網絡安全監管相關部門通報批評、在專項檢查中被發現重大安全問題,“監督檢查”指標不得分。

年度

報表

(1)

次年110日前編制上一年度《政府網站年報》并在網站通知公告類欄目公開情況。

1

日常監測

保障機制

(4)

網站工作總結

(4)

各部門于20211215日前向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報送本年度本部門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總結。

內容包括領導重視、人員配備、資金(設備)投入、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審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審查制度、值班值守制度情況、其他考核指標要求提供相關材料等情況以及相應附件。

4

年底綜合考核

加分指標

創新發展

1.網站、政務新媒體在智能服務、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實踐,特別是針對便民、利企、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案例。(在年底工作總結中體現,并附相關材料。)

2.2021925日前向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或省經濟信息中心提供集約化建設、智能化應用、人性化設計、一體化服務、解讀回應、數據開放優秀案例的情況。

3.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與管理要求,具有突出貢獻。

最高加10

年底綜合考核

適老化改造

網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工信部標準完成網站適老化改造情況。

 

 

 

二、市縣區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績效考核指標

一級指標

級指標

級指標

指標說明

市級分值

縣級分值

考核方式

單項否決

網站、政務新媒體出現《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單項否決”指標中的任意一種情形,判定為不合格,不再對其他指標進行評分。

不合格網站、政務新媒體應立即整改。

年底綜合考核

政府網站建設

(57)

政務公開

(15)

政府信息公開

(2)

網站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的要求,發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年報,以及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情況。

2

2

日常監測

信息發布(9/13)

網站根據《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發布概況信息、機構職能、負責人信息、文件資料、政務動態、統計數據情況。

重點檢查內容是否實用、準確、及時、規范,是否存在以新聞動態信息替代實用內容情況,下同。

9

13

日常監測

網站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圍繞“十四五”規劃、市場規則標準和監管執法、財政、重點項目建設、常態化疫情防控等,設置專題專欄,發布相關政策和解讀、公開工作部署進展情況,整合提供相關的政策、服務、知識、互動等資源。

數據開放(4/0)

1.各地區通過福建省公共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臺面向公眾和企業開放信用服務、衛生健康、醫療保障、交通運輸、社保就業、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氣象服務、工業農業、商貿流通、財稅金融、城鄉建設、市場監管、公共安全、地理空間、安全生產、社會救助、法律服務、生活服務、機構團體、閩臺和海外合作、統計服務等領域公共數據資源情況。開放數據根據福建省地方標準《公共信息資源開放 數據質量評價規范》考核。

2.利用開放數據實現的典型應用數量及應用效果情況。

4

年底綜合考核

解讀回應

(6)

政策解讀

(5/6)

解讀形式

網站及時發布本設區市政策文件解讀情況。具體要求參見《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省政府門戶網站政策文件解讀發布工作的通知》(閩政辦函〔202120號)。

2

3

年底綜合考核

解讀比例

已發布的以本設區市人民政府或本設區市人民辦公廳(室)名義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解讀比例情況。參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要求,隨機抽查截至監測前一個月網站已發布的3個以本設區市政府或本設區市政府辦公廳(室)名義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不含人事任免、批復類文件)的解讀情況。

2

2

解讀關聯

做好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在政策文件頁面提供解讀材料頁面入口,在解讀材料頁面關聯政策文件有關內容情況。

及時轉載對政策文件精神解讀到位的媒體評論文章,做好關聯,形成傳播合力,增強政策的傳播力、影響力。

1

1

新聞

發布會

(1/0)

網站以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直播、錄播、轉播新聞發布會情況(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

1

年底綜合考核

辦事

服務

(14)

服務事項覆蓋度

(4)

事項清單

1.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權責清單融合工作,推進行政機關權責清單網上公開,除涉密事項外,均應及時向社會公開。權責清單納入各級行政機關政務公開清單或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強化權責清單的便民性,方便群眾查詢和監督情況。

2.基于省網上辦事大廳便民服務系統,及時梳理、更新便民服務清單情況。

2

2

年底綜合考核

服務事項覆蓋情況

1.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覆蓋情況:進駐省網上辦事大廳的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數量與本級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數量占比情況。

2.便民服務事項覆蓋情況:入駐省網上辦事大廳便民服務事項數量與便民服務清單中的便民服務事項數量占比情況。

2

2

辦事指南準確度

(4)

隨機抽查辦事指南,檢查服務實用、內容準確、表格樣表提供等情況。對下列情況予以扣分:

1.事項無辦事指南的。

2.提供辦事指南,但重點要素類別(包括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地點、辦理機構、收費標準、辦理時間、聯系電話、辦理流程)缺失的。

注:辦事指南重點要素類別缺失4類及以上的事項數量超過(含)5個;或事項總數不足5個的,每個事項辦事指南重點要素類別均缺失4類及以上,單項否決。

3.辦理材料格式要求不明確的(如未說明原件/復印件、紙質版/電子版、份數等)。

4.辦事指南要求辦事人提供申請表、申請書等表單,但未提供規范表格獲取渠道的或下載鏈接失效的。

5.存在表述含糊不清的情形(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提交的其他材料”等表述)。
6.辦事指南中提到的政策文件僅有名稱、未說明具體內容的。

7.辦事指南信息(如咨詢電話、投訴電話等)存在錯誤,或與實際辦事要求不一致的。

4

4

日常監測

在線辦理成熟度

(4)

在線辦理深度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16108號)和《關于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 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45號)等要求,考核入駐省網上辦事大廳的“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事項數量情況。

2

2

年底綜合考核

協同辦理:

各地區辦事服務實現區域通辦、主題集成服務、場景服務等情況。

重點考核“一件事一次辦”實現情況。

2

2

用戶體驗度

(2)

按照“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從“公眾體驗”的角度,通過查詢精準度、引導便捷度、申報易用度等方面評價辦事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情況。

2

2

日常監測

互動

交流

(13)

咨詢

投訴

(3)

留言公開

咨詢建言類欄目(網上信訪、紀檢舉報等專門渠道除外)對所有網民留言公開情況。

公開留言具備留言時間、答復時間、答復單位和答復內容等要素情況。

監測時間點前2個月內留言更新情況。

留言受理反饋情況統計數據公開情況。

1

1

日常監測

辦理答復

網站展示的本地12345便民服務平臺答復信件的及時性情況。

信件答復的內容質量情況(是否存在對本部門職能范圍內的咨詢不答復、推諉和敷衍現象)。

2

2

在線

訪談

(5)

訪談機制

在線訪談長期預告、下期預告情況。

1

1

日常監測

內容豐富度

網站自主開展在線訪談的豐富程度情況,以及本級政府及部門負責人接受上級單位網站和新聞媒體訪談、參加新聞發布會內容整理情況不包括內容鏈接、工作動態。

2

2

訪談質量

1.在線訪談的主題設計情況(主題應與政府工作重點相結合)。

網友參與情況是否與網友進行實時互動,互動是否有實質性內容。

答復公眾問題的質量情況。

2.網站落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情況。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履行好“第一解讀人”職責,每年至少1次通過在線訪談等方式解讀重大政策,深入解讀政策背景、重點任務、后續工作考慮等,及時準確傳遞權威信息和政策意圖。

2

2

調查

征集

(5)

內容豐富度

網站開展意見征集、網上調查的豐富程度情況。

意見征集活動的主題設計情況(主題應與政府工作重點相結合)。

定期開展情況,以及內容質量情況等。

監測時間點1年內開展次數少于6次的,本項不得分。

1

1

日常監測

意見征集結果反饋

征集到的公眾意見公開情況。

意見征集分析、意見采納公開情況。

2

2

網上調查結果反饋

網上調查分析、意見采納公開情況。

2

2

功能設計

(9)

一號登錄

與福建省社會用戶實名認證和授權平臺對接,實現“一號通認”情況。注冊用戶在網站各個功能板塊(網上信訪、紀檢舉報等專門渠道除外)實現一號登錄情況。

1

1

日常監測

IPv6改造

部署在市級政府網站統一技術平臺上的政府網站及其附屬應用系統全面支持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的情況。

1

1

集約共享:

各地區通過集約化建設實現跨網站、跨系統、跨層級的資源相互調用和信息共享互認情況。

重點檢查本地區政府門戶網站信息發布、互動交流等欄目或系統的信息數據是否與內容保障來源網站或系統的信息數據保持同源、支持調用。

2

2

網頁設計

1.網頁展現布局、轉載分享功能、地址鏈接(外部鏈接)、懸浮框處理、商業廣告處理、對主流瀏覽器兼容、頁面自適應等方面設計規范性情況。

2.網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確定的統一頁面規范改造,實現整體協同情況。

1

1

智能搜索

1.優化網站搜索功能,提供錯別字自動糾正、關鍵詞推薦、拼音轉化搜索和通俗語言搜索等功能情況。

2.根據用戶真實需求調整搜索結果排序,提供多維度分類展現(如按照政策文件、辦事指南等進行分類)。

3.根據搜索關鍵詞聚合相關信息和服務,提供主題場景搜索、應用場景搜索、關聯智能問答、關聯地圖服務、搜索框計算、搜索結果置頂等場景式搜索功能,實現“搜索即服務”情況。

2

2

智能互動

1.網站梳理、歸納、統計和匯編各類常見問題、熱點問題、電子文件資料等情況。

重點考核本年度更新的數據質量。

2.單個關鍵詞問答、復雜意圖理解、拼音理解、融合答案輸出、錯別字識別等功能的實現程度及輸出答案的準確度。

2

2

政務新媒體建設

(19)

開設

整合(5)

賬號開設

(2)

一個單位在同類平臺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集中力量做優做強一個主賬號情況。

2

2

日常監測

開設規范

(1)

以單位名義開設政務新媒體情況(不得以單位內設機構或個人名義開設)。

政務新媒體名稱與主辦單位工作職責關聯情況。

主辦單位在不同平臺上開設的政務新媒體名稱一致情況。

1

1

備案情況

(2)

開設、變更、關停、注銷政務新媒體向省政府辦公廳備案情況。

2

2

主賬號內容建設

(10)

更新頻率

(4)

監測時間點前2周內內容更新頻率情況。

4

4

日常監測

更新形式

(3)

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解讀效果,擴大傳播效應情況。

3

3

日常監測

便民服務

(3)

通過政務新媒體提供利企便民服務,推動便民辦事服務事項向政務新媒體延伸,提升一站式在線辦理深度與廣度情況。(在年底報送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總結中體現。)

3

年底綜合考核

媒體融合

(3)

縣級政務新媒體與本地融媒體中心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共同做好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務服務等工作情況。(在年底報送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總結中體現。)

3

年底綜合考核

部門賬號內容

建設

4

更新頻率

(2)

監測時間點前2周內,2個被抽查的部門賬號內容更新頻率情況。

2

2

日常監測

更新形式

(2)

2個被抽查的部門賬號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解讀效果,擴大傳播效應情況。

2

2

協同發展

(7)

信息轉載

(2)

網站政務新媒體轉載上級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發布的重要信息和文件情況。

2

2

日常監測

內容保障

(5)

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

(4)

各地區對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情況。

重點考核各網站按照統一標準建設重項目建設專題,并向省政府門戶網站推送信息情況。

4

4

日常監測

“中國福建”內容保障

(1)

各地區對“中國福建”微信公眾號內容保障情況。根據各地報送信息被采用數量、刊發后的閱讀量等情況計分。

1

1

日常監測

監督管理

(17)

監督檢查(11)

上級監督檢查

(6)

本地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被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通報情況。以省政府辦公廳匯總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通報、信息內容提醒為準。

6

6

年底綜合考核

設區市政府指導、督促各縣(市、區)政府網站建設與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情況。

以本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平均績效得分為準。

第三方監督檢查

(2)

網站安排專人負責“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在2個工作日內對轉辦的投訴問題進行處理、整改和回復等情況。

2

2

日常監測

2個工作日內對“省政府門戶網站監督評議信息管理系統”發的意見與建議處理情況。

本級監督檢查

(3)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的標準和要求,每季度開展本地政府網站監督檢查(縣級政府網站自查),在每季度第三個月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通知公告類欄目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專題公開檢查結果情況。

3

3

日常監測

政務新媒體突出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回頭看”

1.是否存在漏報瞞報現象。

2.問題賬號整改落實情況。

注:參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要求,本地政府網站被網絡安全監管相關部門通報批評、在專項檢查中被發現重大安全問題,“監督檢查”指標不得分。

年度

報表

(2)

次年110日前編制上一年度《政府網站年度工作報表》,并在網站通知公告類欄目匯總公開本級政府及部門網站年度工作報表情況。

2

2

日常監測

次年110日前編制上一年度《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并在網站通知公告類欄目公開情況。

保障

機制

(4)

網站工作總結

(4)

各地區于20211215日前向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報送本年度本地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工作總結。

內容包括領導重視、人員配備、資金(設備)投入、規章制度健全建立健全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審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密審查制度、值班值守制度情況、人員培訓、其他考核指標要求提供材料等情況以及相應附件。

4

4

年底綜合考核

加分指標

創新發展

1.網站、政務新媒體在智能服務、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實踐,特別是針對便民、利企、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案例。(在年底工作總結中體現,并附相關材料。)

2.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與管理要求,具有突出貢獻。

最高加10

年底綜合考核

適老化改造

政府門戶網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工信部標準完成網站適老化改造情況。

相關鏈接: